通达信BARSLAST函数使用详解

BARSLAST函数‌用于计算上一次特定条件成立到当前周期的次数。其基本用法是:BARSLAST(X),其中X是条件表达式,函数返回上一次X条件成立到当前周期的次数‌12

用法示例

  1. 计算上一次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金叉到当前的周期数‌:

    T:=BARSLAST(CROSS(MA(C,20),MA(C,60)));

    这表示计算上一次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金叉到当前的周期数‌23

  2. 查找上一次收盘价大于开盘价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

    T:=BARSLAST(C>O);

    这表示计算上一次收盘价大于开盘价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4

  3. 查找上一次涨幅超过15%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

    T:=BARSLAST(C>1.15*REF(C,1));

    这表示计算上一次涨幅超过15%的那一天到现在的周期数‌4

应用场景

  1. 通过REF函数回溯数据‌:例如,在获取上一次20日均线与60日均线金叉到现在的周期数后,可以使用REF函数回溯到金叉时的收盘价:
    A1:=REF(C,T); // 获取金叉时的收盘价
  2. 确定区间‌:在某个区间内寻找满足特定条件的K线。例如,在MACD指标中,可以结合CROSS函数检测金叉,使用BARSLAST函数获取DEA上穿零轴到现在的周期数,以及使用COUNTIF函数统计DEA上穿零轴后金叉的次数,从而筛选出在MACD零轴之上首次金叉的股票‌5

指标使用通用经验总结

  1. 一般出现信号不急着立即介入,介入时机一般尾盘半小时判断信号是否可介入;
  2. 指标信号出现后第二天冲高阴线立即清仓等待突破上一个信号点最高价判断是是否介入;
  3. 指标信号出现后第二天阴线或假阳线立即清仓,等待突破上一个信号点最高价在判断是否介入;
  4. 在上涨,现价处于上涨高位的『介入、看多』信号不参与;
  5. 不是信号一出现就介入,要根据市场环境,量价关系,市场情绪等诸多因素判断是否可介入;
  6. 技术指标有其本身局限性,宁可错过,也不要做错
  7. 拿到指标后,多测试,多练习,看是否符合预期,总结规律;

总之一旦信号失真,不符合预期,立即清仓控制风险 ;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